服务热线
0958-388206273
产品展示
Products Classification又到一年中最冷的季节。北方的大风,吹得人懒再出门;而南方的阴冷,又冻得人想要夺门而出,去外边温暖温暖。四季里,冬天给人的感受似乎最单调——颜色无非黑白灰,感受无非是冷。
张岱、朱自清、夏丏尊三位先生,却写出了冬日的「雪之美」、「人之暖」、「风之趣」。不用出门的时候,正好读文过活。「明朝贾宝玉」写雪夜之美明朝人张岱写过一篇不足200字的《湖心亭看雪》,却成为千古名篇。
我们都说王维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这篇也大差不差:生生用文字写出的水墨画的感受。雾凇沆砀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。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、湖心亭一点、与余舟一芥,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
大雪下了多天之后,西湖中的没有半点人类、鸟兽的踪迹。某晚,张岱先生一时兴起,便乘一小舟,去湖心亭看雪。
只见一片茫茫白色,天地之间好像只剩一痕长提、一点湖心亭、一芥小舟、两三粒舟中人。——这「一痕」、「一点」、「一芥」、「两三粒」,极言人、物之小,衬出天地之大,四野之静。到亭上,有两人铺毡对坐,一童子烧酒炉正沸。
见余,大喜曰: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!”拉余同饮。余强饮三明白而别。到了湖心亭,居然早有人在那里对坐饮酒。
相邀喝酒,张岱也不客套,喝了三大杯才告辞离去。张岱曾说,“人无癖不行与交” ,偶遇的这两位也算是志趣相投了吧。全文的最后一句是神来之笔,「及下船,舟子喃喃曰:“莫说相公痴,更有痴似相公者!”」一个「痴」字,是外行人的不解、讽刺,也是同道中人的讨论灯号。
魏晋名士王子猷夜雪访戴也不外如此。全篇上下两段互为内外:是一片冰雪中的一点暖意,也是一点暖意之外的冰天雪地。——细想,人生之路不也如此吗?凭借偶然的温暖,片刻的有趣,提一口吻,走过漫漫长旅。
张岱本是“贾宝玉”式的人物,身世官宦世家,祖上三代进士,前半生生活奢华、养尊处优,醒目种种玩乐之道,有极高的修养。他在给自己写的墓志铭里写道,“好精舍,好美婢,好娈童,好鲜衣,好美食,好骏马,好华灯,好烟火,好梨园,好宣扬,好骨董,好花鸟,兼以茶淫橘虐,书蠹诗魔,劳碌半生…”(见《自为墓志铭》)——简直无所欠好。
厥后,明朝死亡,张岱也家道中落,以致断顿。不外仍潜心著述。《湖心亭看雪》是他在幸福的前半生写出佳作。
朱自清记人情之暖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词美、情深著称于世。如我们熟悉的体现父子深情的名篇《背影》,自民国以来就不停入选语文课本,感动几代人。《冬天》是朱自清先生另一散文佳作,写了三个发生在冬天的小事。
每次读到这篇,都感应暖意融融。第一段的主角仍是父亲。写小时候的冬夜,和父亲用“洋炉子”煮豆腐吃。
这是晚上,屋子老了,虽点着“洋灯”,也还是阴暗。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。“洋炉子”太高了,父亲得经常站起来,微微地仰着脸,觑着眼睛,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,夹起豆腐,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。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;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,等着那热气,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。
——这是小时候的事,写得一派天真。屋子的老,洋灯的暗,都成了宁静的色调。这是有尊长照顾的「暖」。
接下来,写和两位朋侪冬夜游西湖。“我们要游西湖,不管它是冬天。”那晚月色真好,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。
——我们总会记得有人曾陪我们率性而为。这是朋侪之暖。最后是写的自己的小家庭。有一年一家四口子在台州过的一个冬天……有一回我上街去,回来的时候,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,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;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。
似乎台州空空的,只有我们四人;天地空空的,也只有我们四人。——人生地不熟,更显得家人之珍贵。这是家庭之暖。
在《冬天》这篇小文里,朱自清先生纯用白描手法,将父子情、朋侪情、伉俪情……次第展开,让人动容。就像作者所说的,「无论怎么冷,大风大雪,想到这些,我心上总是温暖的」。作者如此,读者也是如此。
白马湖大风之趣夏丏尊的《白马湖之冬》专写风:那里的风,差不多日日有的,呼呼作响,似乎虎吼。风刮得厉害的时候,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,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,静听寒风的怒号,湖水的汹涌。彼时,夏丏尊就职于春晖中学。
他邀请了一众志同道合的挚友,如匡互生、丰子恺、朱光潜等,到春晖任教:在白马湖畔营造起一个宽松的教育情况,为配合的教育救国理想而努力。其间,夏先生还翻译《爱的教育》,在上海《东方杂志》连载。靠山的小后轩,算是我的书斋,在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,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,在洋灯下事情至夜深。厥后,夏丏尊先生称「白马湖之冬」是「快意人生」。
想来不但是因为风,更因为其时和友人一起为了配合的事业奋斗的时光吧。这段晒太阳的形貌,也很有趣。太阳好的时候,只要不起风,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。
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,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,像夏天的晚饭一样。日光晒到那里,就把椅凳移到那里,突然寒风来了,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,急急把门关上。
夏丏尊是谁?他是鲁迅在浙江第一师范一起“生事”的同事、朋侪,是李叔同(弘一法师)的挚交,丰子恺的老师,曾和叶圣陶一起编了十几年《中学生》杂志…他最早翻译亚米契斯《爱的教育》,1924年开明书店出书,再版30余次。——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、语文学家、出书家和翻译家。说句题外话,夏先生的名字应该写作「夏丏尊」还是「夏丐尊」呢?真的很容易读错、写错。殊不知这竟是夏先生有意为之。
而这或许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“乐成”的「更名」案例。1912年,社会上盛传普选。
夏丏尊先生为人正直、学识渊博,其时在教育界名气很大,但他本人却不愿参政。于是就想到更名:把原来的字「勉旃(zhān)」改为“丏(。
本文来源:ob欧宝体育网址-www.feifengtools.com
地址:湖南省株洲市湖里区务标大楼63号
电话:0958-388206273
邮箱:admin@feifengtools.com
Copyright © 2005-2022 www.feifengtools.com. ob欧宝体育网址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ICP备51812296号-3